皮肤湿疹可能由遗传因素、接触刺激物、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家族过敏史可能增加湿疹发生概率,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伴瘙痒。建议使用低敏保湿霜如凡士林,避免抓挠刺激。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氯雷他定。
2、接触刺激物洗涤剂、化纤衣物等物理刺激破坏皮肤屏障,引发局部红肿渗出。需远离过敏原,选择棉质衣物,急性期可冷敷缓解。医生可能开具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西替利嗪片。
3、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角质层结构异常导致水分丢失,常见于特应性皮炎患者。需每日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洗澡水温不超过38℃。合并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治疗。
4、免疫异常Th2细胞过度活化引发慢性炎症,多伴随过敏性鼻炎或哮喘。除基础护理外,中重度患者需采用紫外线疗法或口服环孢素、度普利尤单抗等免疫调节剂。
湿疹患者应避免过热环境,减少沐浴露使用频率,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发作期间忌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