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肺气肿可通过戒烟、氧疗、药物治疗、肺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两肺气肿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职业粉尘接触、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等原因引起。
1、戒烟戒烟是阻止肺气肿进展的关键措施。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破坏肺泡壁,导致肺弹性下降。患者可通过尼古丁替代疗法辅助戒烟,如使用尼古丁贴片或尼古丁咀嚼胶。同时应避免二手烟环境,减少呼吸道刺激。
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适用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可改善缺氧状态,延缓肺动脉高压发展。使用制氧机时应保持鼻导管清洁,氧流量需严格遵医嘱调整,避免氧中毒。
3、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常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等。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可减轻气道炎症。合并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4、肺康复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运动效率,缩唇呼吸能减少小气道塌陷。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慢走、太极拳等,配合上肢抗阻训练,能提升运动耐力。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宜。
5、手术治疗对于局限性肺大疱患者,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可改善肺功能。终末期患者需评估肺移植指征。手术前需完善肺功能检查和心脏评估,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和疼痛控制。
肺气肿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补充深海鱼油。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定期复查肺功能,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痰量增多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
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否严重需根据病情程度判断,轻度患者可能仅需生活干预,重度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严重程度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早期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肺气肿初期可能仅有活动后气短。若未及时控制,气管炎可能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则伴随肺泡结构破坏,导致肺功能持续下降。中度阶段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咳嗽、咳脓痰,肺气肿患者静息时也可能感到呼吸困难。疾病进展到晚期,可能合并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因呼吸道感染诱发呼吸衰竭。长期缺氧还会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功能。
极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严重并发症。例如突发气胸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呼吸道黏膜严重水肿可能引起窒息。这类危急情况需要立即医疗干预。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肺组织更易受到破坏,疾病恶化速度更快。吸烟者、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的人群,肺部损伤往往更为严重。
确诊气管炎和肺气肿后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烟,避免接触冷空气和污染环境。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出现痰量突然增多、痰色变黄绿或呼吸困难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