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可能会引起肺水肿。溺水时吸入大量液体可导致肺泡损伤和渗透压改变,引发急性肺水肿。
溺水过程中吸入水或其他液体后,液体进入肺泡会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泡塌陷和通气功能障碍。同时液体刺激引发炎症反应,增加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成分渗入肺泡间隙形成肺水肿。这种情况多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口唇发绀等症状,听诊可闻及双肺湿啰音。
少数情况下溺水未及时救治可能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长时间缺氧会导致肺血管内皮损伤,进一步加重肺水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使肺部病变复杂化。海水与淡水溺水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差异,海水高渗性会加重肺泡液体渗出。
发生溺水后应立即将患者救离水域,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出现肺水肿症状者需尽快就医,通过氧疗、利尿剂、机械通气等措施改善氧合。恢复期需注意监测肺部情况,避免剧烈运动。日常应加强水域安全防护,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轻度肺水肿一般需要3-7天恢复,具体时间与病因、治疗及时性及个体差异有关。
轻度肺水肿的恢复时间主要取决于基础病因的控制情况。若由心力衰竭引起,在规范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注射液等药物后,水肿可在3-5天内逐渐消退。若因肺部感染诱发,需联合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病程可能延长至5-7天。氧疗和卧床休息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加速液体吸收。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荷。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
建议患者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恢复期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呼吸急促加重或下肢水肿复发,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