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是一种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1、病因机制过敏性紫癜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发炎症反应。可能与链球菌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肾活检确诊。
2、典型症状除皮肤对称性紫癜外,可出现血尿、蛋白尿,严重时伴随水肿和高血压。肾脏损害程度从轻微尿异常到肾功能衰竭不等。
3、诊断方法需结合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及血清IgA检测,肾活检可见系膜区IgA沉积。注意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疾病鉴别。
4、治疗原则轻症采用抗组胺药和芦丁片,重症需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出现大量蛋白尿时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肾功能。
发病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