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高可能由胰岛素抵抗、黎明现象、夜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肝糖输出增加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调整治疗方案。
1、胰岛素抵抗长期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餐后血糖持续偏高伴随腹型肥胖。可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增加有氧运动缓解,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西格列汀等药物。
2、黎明现象人体清晨分泌的升糖激素对抗胰岛素作用,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凌晨3点血糖正常但空腹显著升高。可调整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或使用德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基础胰岛素类似物。
3、苏木杰现象夜间发生低血糖后机体代偿性升高血糖,常见于胰岛素过量使用。睡前血糖低于5.6mmol/L时易发生,需减少晚间胰岛素剂量或更换缓释剂型,如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等。
4、肝糖异生增加肝脏疾病或应激状态下糖原分解加速,多见于感染、创伤或库欣综合征。常伴随肝酶异常或皮质醇升高,需治疗原发病并短期使用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剂。
建议定期监测睡前及凌晨3点血糖,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每日膳食纤维摄入不少于25克,餐后30分钟进行快走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