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与口腔连接处称为鼻咽部,是上呼吸道的重要解剖结构,主要由软腭、咽鼓管咽口、咽隐窝等组成。
1、鼻咽部结构鼻咽部位于颅底与软腭之间,前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下与口咽部相连。其顶部为蝶骨体及枕骨底部,侧壁有咽鼓管咽口通向中耳,后壁平对第1、2颈椎。黏膜表面覆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大量黏液腺和淋巴组织。
2、生理功能鼻咽部是呼吸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具有调节气流、加温加湿空气、防御病原体等功能。吞咽时软腭上抬封闭鼻咽腔,防止食物反流至鼻腔。咽鼓管咽口通过开放调节中耳压力,咽隐窝处的淋巴组织构成咽淋巴环重要部分。
3、常见病变该区域易发生腺样体肥大、鼻咽炎、鼻咽纤维血管瘤等疾病。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早期表现为回吸性血涕、耳鸣等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出现鼻咽部瘙痒、异物感等不适。
4、检查方法临床常用后鼻镜、电子鼻咽镜进行观察,CT或MRI可评估深层结构。新生儿需筛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儿童腺样体检查多采用鼻咽侧位X线片。鼻咽拭子可用于病原学检测。
5、防护建议保持鼻腔清洁有助于维护鼻咽部健康,空气干燥时使用生理盐水喷雾。避免用力擤鼻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戒烟可降低恶性肿瘤风险。出现持续鼻塞、耳闷胀感应及时就诊。
日常可通过淡盐水漱口减少病原体定植,寒冷季节佩戴口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等营养素以增强黏膜抵抗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改善鼻腔通气功能,睡眠时保持头部适度抬高有助于减轻鼻咽部充血。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回吸性血涕、单侧耳鸣或颈部无痛性肿块,须立即进行专科检查排除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