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确诊乙肝可通过母婴阻断治疗、定期肝功能监测、疫苗接种防护、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由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接触、免疫功能低下、病毒变异等原因引起。
1、母婴阻断治疗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新生儿出生后疫苗接种,可降低90%以上母婴传播概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等妊娠B类抗病毒药物。
2、肝功能监测每4-6周检测转氨酶和乙肝病毒DNA载量,若出现肝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或病毒载量超过20万IU/ml,需考虑抗病毒治疗。
3、疫苗接种防护新生儿需在出生12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并按0-1-6月程序完成全程免疫,保护效率可达95%。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劳累和肝损伤因素,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禁止饮酒。分娩时应选择具备母婴阻断条件的医院,避免产道操作导致母婴血液接触。
建议孕产妇定期进行肝功能与病毒载量检测,分娩后新生儿需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哺乳期母亲若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乳头无破损可正常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