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在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压迫严重或脊髓损伤风险高时需手术干预,主要手术指征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反复发作、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性加重、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压迫、颈椎不稳或骨折脱位。
1、神经根压迫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持续超过3个月,经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改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异常,可考虑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常用药物包括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
2、脊髓功能损害出现下肢踩棉感、步态不稳等脊髓压迫症状,MRI显示脊髓信号改变,需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可能与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有关,表现为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
3、结构稳定性丧失外伤或退变导致颈椎椎体滑脱超过3.5毫米,动态X线显示异常活动,通常需要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伴随颈部活动受限和机械性疼痛。
4、进行性畸形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导致颈椎矢状面失衡,C2-C7角度超过20度后凸,需截骨矫形手术,可能引发吞咽困难和视野受限等特殊症状。
术后需佩戴颈托保护3个月,避免低头动作和颈部剧烈运动,定期复查颈椎MRI评估神经恢复情况,康复期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