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刮治能有效清除牙结石和牙菌斑,但可能引起牙龈出血或牙齿敏感。牙齿刮治的利弊主要有彻底清洁牙周袋、预防牙周病进展、改善口腔异味、短期牙龈不适、牙齿敏感风险增加。
1、彻底清洁牙周袋牙齿刮治通过专业器械深入牙龈边缘下方,清除普通刷牙无法触及的牙结石和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堆积会导致牙周袋形成,刮治能破坏细菌生物膜,减少牙周组织炎症反应。牙周袋深度超过3毫米时,刮治是首选治疗方式。
2、预防牙周病进展定期刮治可阻止牙龈炎发展为牙周炎,避免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牙菌斑中的致病菌会持续刺激牙龈,刮治能打断这一病理过程。对于已有牙周炎的患者,刮治联合根面平整术可延缓疾病进展。
3、改善口腔异味牙结石表面附着的厌氧菌会产生硫化物,导致顽固性口臭。刮治清除这些细菌的生存环境后,口腔异味通常会在1-2周内明显减轻。同时刮治后牙龈炎症消退,出血减少也有助于口气清新。
4、短期牙龈不适刮治过程中器械可能刺激牙龈组织,术后2-3天可能出现肿胀和轻微疼痛。这种不适多属于暂时性反应,采用温盐水漱口或短期使用抗炎漱口水可缓解。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分次治疗以减轻不适。
5、牙齿敏感风险增加刮治可能暂时暴露部分牙根表面,导致冷热刺激敏感。这种情况在牙结石较厚的患者中更常见,因为结石去除后牙本质小管暂时暴露。使用含氟脱敏牙膏或专业脱敏剂通常能在1-2个月内改善症状。
牙齿刮治后24小时内应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吸烟者或糖尿病患者需缩短复查间隔。日常配合牙线及间隙刷清洁牙缝,能显著延长刮治效果维持时间。若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复诊排除其他口腔问题。
牙周刮治后症状加重一般不正常,可能与术后反应、操作不当或感染有关。
牙周刮治后短期内出现牙龈肿胀、出血或轻微疼痛属于正常术后反应,通常1-2周内逐渐缓解。这类情况多因治疗过程中器械对牙龈组织的机械刺激引起,可通过冷敷、软食和加强口腔清洁改善。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化脓、牙齿松动加剧,则需考虑刮治不彻底导致牙结石残留,或术后护理不当引发继发感染。部分患者存在牙周袋过深、伴有根分叉病变等复杂情况时,单次刮治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病灶。
建议及时复诊检查,必要时配合抗生素治疗或考虑牙周翻瓣手术。术后应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避免吸烟及进食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