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术后尿崩症通常在1-4周内逐渐恢复,具体时间与手术范围、垂体功能损伤程度等因素相关。
术后尿崩症多因手术牵拉或损伤下丘脑-垂体轴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暂时性减少。早期表现为多尿、烦渴,每日尿量可超过3000毫升,尿比重低于1.005。多数患者通过静脉补液和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干预后,垂体后叶功能可在7-14天逐步代偿恢复。部分涉及下丘脑严重损伤的患者恢复期可能延长至1个月,需持续监测24小时尿量及电解质水平。极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尿崩症,需长期药物替代治疗。
恢复期应保持每日2000-2500毫升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定期复查尿渗透压和血钠水平。出现头痛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尿崩症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尿崩症可能与下丘脑或垂体损伤、遗传因素、肾脏对血管加压素不敏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尿、极度口渴、脱水等症状。轻度患者可通过限制高盐饮食、记录出入水量、避免脱水等方式缓解症状。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调节水盐平衡。对于肿瘤或外伤导致的继发性尿崩症,可能需经鼻蝶窦手术或开颅手术解除病因。日常需随身携带饮用水,监测尿比重和血钠水平。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尿渗透压,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体液丢失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