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和软骨炎通常需要挂呼吸内科或胸外科。胸膜炎多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软骨炎可能与外伤、慢性劳损有关。
1、呼吸内科胸膜炎患者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建议优先就诊呼吸内科。胸膜炎可能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呼吸内科医生会通过听诊、胸部X线或CT检查明确诊断。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感染性胸膜炎可能需要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2、胸外科当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需穿刺引流,或软骨炎导致肋骨局部肿胀变形时,应转至胸外科处理。胸外科可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缓解呼吸困难,对严重肋软骨炎可能采用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若肋软骨炎与外伤有关,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消炎镇痛药物,并配合物理治疗。
3、风湿免疫科若胸膜炎伴随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相关,需转诊风湿免疫科。医生会通过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等检测明确病因,并可能使用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等免疫调节剂。此类患者胸痛常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
4、疼痛科对于顽固性肋软骨炎疼痛,可考虑疼痛科就诊。疼痛科医生可能采用神经阻滞疗法,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慢性胸膜炎后遗神经痛也可在疼痛科接受微波理疗、经皮电刺激等物理治疗。
5、急诊科突发剧烈胸痛伴高热、休克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排除急性脓胸、心肌梗死等危重症。急诊科会快速完成血常规、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
胸膜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采取患侧卧位减轻疼痛,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清蒸鱼等。软骨炎患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扩胸运动,可局部热敷15-20分钟每日两次。两类疾病均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胸膜炎患者应监测体温和痰液性状变化,软骨炎患者注意记录疼痛发作频率和诱因。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须每月检测肝功能,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超过一周需观察消化道反应。
胸膜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胸膜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一般治疗胸膜炎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胸痛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感冒。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胸腔积液较多时可采取半卧位,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胸痛和发热症状。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胸膜炎,可能需要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3、胸腔穿刺引流当胸腔积液量较大导致明显呼吸困难时,需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通过B超定位后,在无菌操作下抽取积液,既可缓解症状,又能获取积液进行化验明确病因。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4、手术治疗对于慢性脓胸、包裹性胸腔积液或肿瘤性胸膜炎,可能需要进行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胸腔镜下可进行胸膜剥脱术、胸膜固定术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膜炎还需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5、中医调理胸膜炎恢复期可配合中医治疗,常用方剂如葶苈大枣泻肺汤、血府逐瘀汤等具有宣肺化痰、活血化瘀功效。针灸选取肺俞、膻中、内关等穴位,有助于改善胸痛咳嗽症状。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胸膜炎患者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注意观察体温、呼吸等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帮助肺功能恢复。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宜营养均衡,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