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就吃药通常是不好的,感冒初期症状较轻时可通过多休息、多喝水等方式缓解,盲目用药可能掩盖病情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咽痛等,若无并发症通常可自愈。
普通感冒多为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早期症状轻微时,人体免疫系统可自行清除病毒。此时过早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仅在高热时需短期使用,频繁服用可能损伤肝功能。部分复方感冒药含抗组胺成分,滥用会导致嗜睡、口干等副作用。
当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脓性痰液、呼吸困难等细菌感染征象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慢性病患者或婴幼儿感冒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感冒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食用小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易消化食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缓解鼻塞,淡盐水漱口有助于减轻咽部不适。居室湿度维持在50%左右,每日通风2次。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或锌制剂可能缩短病程,但不可过量。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反复发作,需排查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