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可能会合并败血症,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发生。
新生儿肺炎与败血症的关联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类型和患儿免疫状态。细菌性肺炎患儿若未及时治疗,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导致败血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更易出现这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喂养困难、皮肤花纹等全身感染症状,需通过血培养确诊。
部分轻度肺炎患儿经规范治疗后不会发展为败血症,尤其是病毒性肺炎或及时控制的细菌感染。但若患儿出现呼吸急促伴皮肤苍白、肝脾肿大等表现时,需高度警惕败血症可能。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患儿出现呼吸异常或精神反应差时,家长应立即就医并配合完成血常规等检查。日常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拍背排痰、吸痰器辅助、雾化吸入等方式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拍背排痰是较为温和的方式,家长可将新生儿竖抱,手掌呈空心状轻拍背部,从下往上、由外向内重复进行,帮助松动痰液。吸痰器适用于痰液黏稠或自主排痰困难的情况,需由医护人员操作,将吸痰管轻柔插入鼻腔或口腔,负压吸引清除分泌物。雾化吸入能够稀释痰液,常用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使痰液更易排出。操作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单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发现呼吸急促或痰鸣音明显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