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闭口和痘痘是痤疮的不同表现形式,主要区别在于皮损形态和炎症程度。粉刺分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属于非炎症性皮损;闭口是闭合性粉刺的俗称,表现为肤色小凸起;痘痘则指炎症性痤疮,伴随红肿或脓液。
粉刺由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导致,皮脂与角质堆积形成微小囊肿。黑头粉刺因开口暴露于空气氧化变黑,白头粉刺则因毛囊口闭合呈白色。闭口属于白头粉刺亚型,触感坚硬且不易挤出内容物,常见于额头和下巴。痘痘是粉刺继发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后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或结节,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
痤疮发展通常经历微粉刺→粉刺→炎症性皮损三个阶段。微粉刺为肉眼不可见的早期皮脂栓,粉刺为临床可见的非炎症性损害,炎症性痘痘则伴随免疫反应。三者可能同时存在,但炎症程度和处理方式不同。粉刺可通过维A酸类药物改善角化,闭口需配合溶解角质治疗,炎症性痘痘需联合抗菌抗炎药物。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皮损,油性肌肤可定期使用含水杨酸或果酸的护肤品。中重度痤疮建议尽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光电治疗。
脸颊两侧长闭合性粉刺可通过日常清洁、外用药物、医美治疗等方式改善。
闭合性粉刺多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表面无红肿的白色小丘疹。日常需选用温和氨基酸洁面产品清洁,避免过度去角质刺激皮肤。外用药物包括阿达帕林凝胶、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可调节角质代谢并抑制细菌繁殖。顽固性粉刺可考虑果酸换肤或红蓝光治疗,促进角质剥脱和消炎。治疗期间需停用厚重护肤品,避免用手挤压防止感染。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选择无油配方的保湿产品辅助修复皮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