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失血性休克可通过液体复苏、止血处理、血管活性药物、输血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通常由严重外伤、大血管破裂、内脏损伤、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
1、液体复苏:快速补充血容量是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首要措施。常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初始剂量为30mL/kg,快速静脉输注。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或明胶也可用于补充血容量,但需注意过敏反应和肾功能影响。
2、止血处理:控制出血是治疗的关键。外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止血带或止血钳进行临时处理。内出血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进行介入栓塞或手术止血。
3、血管活性药物:在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时,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常用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0.05-0.3μg/kg/min、多巴胺5-20μg/kg/min和肾上腺素0.01-0.1μg/kg/min,需根据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
4、输血治疗:根据失血量进行成分输血。红细胞悬液用于补充血红蛋白,新鲜冰冻血浆用于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用于纠正血小板减少。输血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功能和电解质平衡。
5、手术干预:对于严重创伤或内出血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探查和止血。常见手术包括剖腹探查、开胸止血、骨折固定等。手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循环稳定。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需在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测,维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恢复期需注意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进行康复训练,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评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