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与内向害羞的主要区别在于心理机制、症状表现及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前者属于精神障碍,后者多为性格特质。
1、心理机制社交恐惧症存在对社交场景的病理性恐惧,伴随自主神经亢进;内向害羞是气质类型,无生理性应激反应。
2、症状表现社交恐惧症会出现心悸、颤抖等躯体症状,且持续6个月以上;内向害羞仅有短暂回避行为,无生理不适。
3、功能影响社交恐惧症导致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可能继发抑郁;内向害羞者社会功能基本完整,独处后即可恢复。
4、干预需求社交恐惧症需认知行为治疗或帕罗西汀等药物;内向害羞通过社交训练可改善,无须医疗介入。
若出现持续回避社交伴躯体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心理科评估。日常可进行渐进式暴露训练,避免过度自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