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腹泻奶粉仍出现腹泻可能与乳糖不耐受加重、奶粉冲调不当、继发感染性肠炎或牛奶蛋白过敏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排查过敏原、药物干预及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 乳糖不耐受腹泻期间肠道乳糖酶活性下降,普通腹泻奶粉可能含残余乳糖。建议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时少量多次,避免腹部受凉加重症状。
2. 冲调不当奶粉浓度过高或温度过低会刺激肠道。家长需按标准比例调配,使用70℃以下温水冲调,喂食前测试奶液温度接近体温。
3. 继发感染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腹泻迁延。若伴有发热、血便,需就医检测粪便常规,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
4. 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患儿需改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伴随湿疹、呕吐等过敏表现,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持续腹泻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表现时,应及时儿科就诊,喂养期间注意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避免高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