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治疗方式主要有免疫抑制治疗、保肝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疾病预后与诊断时机、治疗依从性、是否合并肝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1、免疫抑制治疗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是基础方案,可能伴随血糖升高和骨质疏松;布地奈德适用于轻中度患者,需监测肾上腺功能;吗替麦考酚酯可用于不耐受传统药物者。
2、保肝治疗熊去氧胆酸有助于改善胆汁淤积,水飞蓟宾可减轻肝细胞损伤,双环醇片具有抗炎保肝作用,需根据肝功能指标调整用药。
3、生活方式调整严格戒酒并控制高脂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1.2-1.5克,适量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免疫反应的食物。
4、定期监测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每年进行肝脏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出现黄疸或腹水需立即就诊,育龄女性用药期间须严格避孕。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未经治疗的患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早期规范治疗者10年生存率可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