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可通过黄体酮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宫颈环扎术、遗传学筛查与干预等方式治疗。习惯性流产通常由内分泌异常、免疫因素、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胚胎染色体异常等原因引起。
1、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阴道出血、下腹坠胀。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黄体酮注射液等药物补充孕激素。
2、免疫调节母体免疫排斥反应可能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有关,通常伴随血栓形成倾向。可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抗凝及免疫抑制治疗。
3、宫颈环扎宫颈机能不全者妊娠中期易发生无痛性宫口扩张,需在孕12-14周行宫颈环扎术。术后需限制活动并监测感染征兆。
4、遗传学干预夫妇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胚胎非整倍体,建议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反复流产3次以上需完善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确诊习惯性流产需在生殖医学科系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