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饮食需注意均衡营养、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可适量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避免腌制、油炸及辛辣食物。饮食调整需结合治疗阶段与个体差异,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
1、高蛋白食物肿瘤患者代谢消耗增加,需补充优质蛋白帮助组织修复。推荐选择鱼肉、鸡胸肉、鸡蛋等动物蛋白,以及豆腐、豆浆等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吸收利用率较高;植物蛋白脂肪含量低,适合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烹调方式以清蒸、水煮为主,避免高温煎炸破坏营养成分。
2、高维生素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可提供抗氧化物质,帮助减轻放化疗副作用。西蓝花、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苹果、猕猴桃含多种微量元素。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吞咽困难者可榨汁或制作果泥,但不宜过滤纤维。
3、易消化主食燕麦、小米、山药等低纤维主食可减轻胃肠负担。化疗期间可能出现黏膜炎,可将主食煮成粥或软烂面条。全谷物保留胚芽和麸皮,比精制米面更具营养价值,但急性期胃肠功能较弱时需暂时选用精制米面。
4、避免刺激性食物腌制食品含亚硝酸盐,油炸食物产生多环芳烃,均可能加重细胞损伤。辣椒、酒精等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导致治疗期间不适加重。部分靶向药物与葡萄柚存在相互作用,服药期间需忌口。生冷食物可能引发腹泻,应加热至完全熟透。
5、分餐制与水分补充少量多餐可缓解治疗引起的食欲不振,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为宜。两餐间可补充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白开水、淡茶为主,呕吐或腹泻时需补充电解质。吞咽障碍患者可用增稠剂调整食物性状。
肿瘤患者饮食需根据治疗阶段动态调整,手术前后需增加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放化疗期间侧重缓解黏膜炎和恶心症状。长期营养不良者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维持体重,肠内营养支持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体重、白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膳食方案。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维持胃肠蠕动和食欲,避免完全卧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