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过多摄取维生素D可能导致血钙升高、软组织钙化等健康风险。维生素D过量通常与长期超量补充有关,主要影响包括消化系统不适、肾脏负担加重、胎儿发育异常等。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过量摄入后难以通过尿液排出,容易在体内蓄积。孕妇每日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400-800IU,超过2000IU可能引发中毒症状。早期表现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随着血钙水平持续升高,可能出现多尿、烦渴、肌无力等表现。严重过量时,钙盐可能沉积在肾脏、血管、心脏等软组织,导致器官功能损伤。胎儿可能因母体高钙血症出现颅骨过早闭合、主动脉狭窄等发育异常。
维生素D过量多见于长期服用高剂量补充剂的情况。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有限,普通饮食通常不会导致过量。部分孕妇因担心骨质疏松或胎儿缺钙,自行增加补充剂量可能引发风险。某些疾病如结节病、淋巴瘤患者可能对维生素D敏感性增加,常规剂量也可能出现中毒反应。极少数遗传性维生素D代谢障碍患者更易出现血钙异常。
孕妇应定期监测血钙和25-羟维生素D水平,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含维生素D的补充剂。出现疑似过量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停用补充剂、限制钙摄入、增加水分补充等措施。日常可通过适量晒太阳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需注意防晒保护。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强化乳制品等可适量食用,无须额外大量补充。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应咨询产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