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预后情况因人而异,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病情,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预后与病理类型、治疗反应、并发症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预后较好,90%以上儿童患者和80%以上成人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尿蛋白可在数周内转阴,肾功能长期稳定。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预后差异较大,约50%患者对激素治疗有效,但易复发,部分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膜性肾病自然病程较长,约30%患者可自发缓解,其余需免疫抑制治疗,10年内约40%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与病理严重程度相关,轻度病变者预后良好,重度增生或伴有新月体形成者可能快速进展至肾衰竭。
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包括持续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控制不佳、反复感染、血栓栓塞并发症等。合并急性肾损伤或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重者预后较差。儿童患者总体预后优于成人,但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预后相对更差。病理检查发现肾小球硬化比例超过40%或小管萎缩程度严重者,肾功能恶化风险显著增加。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日常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摄入0.8-1克/公斤体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感染并及时治疗。适度进行步行、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血压骤升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