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损伤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敷料保护和营养支持等方式修复。皮肤损伤通常由外伤、感染、过敏反应或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清洁剂冲洗伤口,避免细菌感染。浅表擦伤或割伤经清洁后多可自愈,无须特殊处理。
2、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过敏性皮炎。药物需根据损伤类型选择。
3、敷料保护水胶体敷料适用于渗出性伤口,硅胶敷料可用于疤痕预防。深度烧伤或溃疡需使用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
4、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胶原合成。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以改善修复能力。
避免抓挠损伤部位,防晒可减少色素沉着。若出现红肿化脓或两周未愈,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