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脓皮病不具有传染性。该病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主要与免疫异常、遗传易感性、创伤刺激及潜在系统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1. 免疫异常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功能紊乱导致皮肤过度炎症反应,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甲氨蝶呤片。
2.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PSTPIP1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治疗需结合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靶向药物干预。
3. 创伤诱发皮肤微小损伤可能诱发病变,表现为疼痛性溃疡。需局部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并配合伤口清创护理。
4. 合并疾病可能伴随炎症性肠病或关节炎,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皮肤损害可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刺激,定期监测感染迹象。营养支持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锌元素及优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