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留置尿管后无法排尿可能由尿道痉挛、膀胱功能未恢复、尿管堵塞、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尿管位置、膀胱训练、药物缓解、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
1、尿道痉挛尿管刺激可能导致尿道平滑肌持续收缩,表现为下腹坠胀感。建议热敷会阴部缓解痉挛,必要时医生可能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松弛尿道肌肉。
2、膀胱功能未恢复长期依赖尿管会导致膀胱逼尿肌萎缩,拔管后出现排尿无力。需进行膀胱容量训练,逐步延长排尿间隔,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促进功能恢复。
3、尿管堵塞尿盐沉积或血块可能阻塞尿管腔道,表现为尿袋无液体引出。需要医护人员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严重时更换尿管,预防性使用枸橼酸钾颗粒可减少结晶形成。
4、泌尿系统感染尿管留置易引发细菌逆行感染,伴随尿频尿急症状。确诊后需进行尿培养,根据结果选用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
留置尿管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定期清洁尿道口,拔管后尝试听流水声诱导排尿,若24小时仍无法自解需及时返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