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吃完奶打嗝多由喂养姿势不当、吸入空气、胃部发育不成熟、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体位调节等方法缓解。
1. 喂养姿势不当哺乳时婴儿头部未抬高或含接不紧密,导致吞咽不畅。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确保婴儿嘴唇完全包住乳晕或奶嘴。
2. 吸入空气奶流速过快或奶嘴孔过大时易吞入空气。家长需选择合适孔径奶嘴,母乳喂养时按压乳晕控制流速,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
3. 胃部发育不成熟婴儿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可能表现为打嗝伴轻微溢奶。通常3个月后逐渐改善,家长喂奶后应保持婴儿上半身抬高20分钟。
4. 胃食管反流可能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缺陷有关,表现为频繁打嗝、吐奶甚至拒食。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反流,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铝镁混悬液、西甲硅油等药物。
日常注意少量多次喂养,避免过度摇晃婴儿,若打嗝持续超过1小时或伴随呼吸困难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