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局部灌洗引流、高压氧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骨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创伤、血液循环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长期静脉注射敏感抗生素是基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2、手术清创彻底清除死骨和感染坏死组织是关键,可能与创伤后感染、糖尿病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患肢肿胀、窦道流脓等症状。
3、灌洗引流术中放置灌洗系统持续冲洗脓腔,可能与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发热、患肢功能障碍等症状。
4、高压氧治疗辅助改善局部缺氧环境,促进新生血管形成,适用于伴有软组织缺损的难治性病例,需配合其他治疗联合进行。
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患肢制动休息,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