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需根据个体营养状况决定,健康人群通过均衡饮食通常无须额外补充,但存在缺乏风险或已确诊缺乏症者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缺乏可能与饮食不均衡、吸收障碍、特殊生理阶段等因素有关。
饮食均衡者从天然食物中即可获取足量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全谷物和瘦肉提供B族维生素,乳制品和深海鱼含有维生素D。过度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可能蓄积中毒,水溶性维生素过量则通过尿液排出造成浪费。妊娠期、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群体因需求增加或吸收能力下降,可能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复合维生素或单一制剂。素食者需关注维生素B12的强化食品或补充剂,长期室内工作者建议检测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补充剂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特定病症如恶性贫血需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而非口服制剂。
日常应优先通过多样化饮食满足维生素需求,深色蔬菜每天摄入300-500克,水果200-350克,每周摄入水产类280-525克。烹饪时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以防维生素流失,叶菜建议急火快炒。备孕女性应在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婴幼儿按喂养方式选择维生素AD滴剂。服用维生素期间避免与茶、咖啡同服影响吸收,钙剂与维生素D建议间隔2小时服用。定期体检时可通过血清维生素检测评估营养状况,不可盲目跟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