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引起疾病,但空腹大量食用可能诱发胃柿石症。柿子含有较多鞣酸和果胶,与胃酸结合后可能形成不溶性沉淀物。
健康人群每日食用1-2个成熟柿子较为适宜。成熟柿子鞣酸含量较低,果肉柔软易消化,能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食用时建议去皮并充分咀嚼,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如海鲜、牛奶同食。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将柿子制成柿饼或加热后食用,降低鞣酸刺激性。
空腹连续食用3个以上未完全成熟的柿子可能引发胃部不适。未成熟柿子鞣酸含量可达成熟果实的5倍以上,与胃酸反应易形成团块。胃酸分泌过多者、胃部术后患者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这类人群胃动力较弱,沉淀物可能滞留形成胃柿石。胃柿石可引起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导致肠梗阻。
出现持续腹痛、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储存柿子时可与苹果、香蕉等水果共同放置,利用乙烯催熟降低鞣酸含量。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柿子含糖量较高可能影响血糖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