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可通过定期复查、介入栓塞、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方式治疗。肝血管瘤通常由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雌激素水平升高、肝内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引起。
1、定期复查体积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建议每6-12个月超声复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撞击肝区。
2、介入栓塞适用于中等大小的血管瘤,通过股动脉插管注入栓塞剂阻断瘤体血供,术后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3、手术切除直径超过10厘米或生长迅速的血管瘤需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肝段切除术、血管瘤剥除术,术前需评估肝脏储备功能。
4、射频消融适用于3-5厘米的浅表血管瘤,通过高温使瘤体组织凝固坏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肝血管瘤患者应避免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定期监测瘤体变化,出现右上腹持续胀痛或短期内瘤体快速增长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