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后肛门突出可能由便秘、腹泻、盆底肌松弛、痔疮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疼痛或出血等症状。
1、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肛门周围静脉丛充血肿胀,形成暂时性突出。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2、腹泻频繁排便刺激可能引发肛门黏膜水肿脱垂。需及时治疗原发肠道疾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制剂、洛哌丁胺等药物控制腹泻。
3、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支撑力减弱,可能出现直肠黏膜脱垂。可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4、痔疮痔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在排便时易脱出肛外,常伴有便血。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蹲,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若突出物无法回纳或持续出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