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呕吐、腹泻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护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这些症状通常由感染性胃肠炎、喂养不当、食物过敏、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避免酒精擦浴或捂汗。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高热或出现惊厥应立即就医。
2、补液护理使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少量多次喂服。家长需观察尿量是否减少、口唇是否干燥,出现嗜睡或眼窝凹陷需急诊静脉补液。
3、调整饮食暂停辅食和配方奶,改为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家长需记录呕吐和排便次数。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颗粒,轮状病毒感染可用蒙脱石散,发热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所有药物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症状超过24小时无改善或出现血便、喷射性呕吐时须立即儿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