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常见于大脚趾、足背、踝关节等部位,饮食治疗方法包括低嘌呤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增加水分补充。
1、关节红肿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出现明显红肿,皮肤发亮伴有剧烈疼痛,通常夜间或清晨突发,持续数天至两周。
2、关节发热受累关节局部温度升高,触摸有灼热感,活动受限,可能伴随全身低热症状。
3、痛风石形成长期尿酸升高可在耳廓、关节周围形成白色结节,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4、肾脏损害尿酸结晶沉积可能引发肾结石或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腰痛、血尿或排尿异常。
一、食物1、低脂乳制品脱脂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含乳清蛋白可促进尿酸排泄,每日建议摄入300毫升左右。
2、新鲜蔬菜菠菜、西蓝花等深色蔬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碱化尿液减少尿酸沉积。
3、全谷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食品可替代精制主食,提供B族维生素且嘌呤含量较低。
4、低糖水果樱桃、草莓等浆果类水果含花青素,具有抗炎作用,可适量食用。
二、药物1、秋水仙碱用于急性期消炎镇痛,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肾功能不全者减量使用。
2、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缓解关节肿痛,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
3、降尿酸药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需长期规律服用。
4、碱性药物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预防尿酸性肾结石形成,服用期间需监测尿pH值。
痛风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急性发作期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慢性期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