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冻疮可通过保暖防护、适度运动、药物干预、创面处理等方式进行。冻疮通常由寒冷刺激、血液循环不良、局部潮湿、体质因素等原因引起。
避免肢体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穿戴保暖手套鞋袜,保持皮肤干燥。寒冷刺激可能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引发局部缺血性损伤。
促进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动。血液循环不良会加重局部组织缺氧,增加冻疮发生概率。
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软膏、肝素钠乳膏、复方樟脑软膏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冻疮可能与血管炎性反应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瘙痒、水疱等症状。
出现溃疡时需消毒包扎,防止继发感染。局部潮湿环境容易导致皮肤屏障破坏,可能伴随疼痛、渗液等症状。
日常可适量食用生姜、羊肉等温性食物,避免接触冰冷物体,冻疮反复发作需排查雷诺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