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过敏通常由菠萝蛋白酶、水杨酸、组胺释放、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削皮浸泡、高温处理、控制摄入量、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菠萝蛋白酶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导致刺痛,建议削皮后切块浸泡盐水30分钟分解酶蛋白,过敏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抗过敏。
菠萝含天然水杨酸可能诱发不耐受反应,高温蒸煮5分钟可破坏活性成分,出现皮疹时需停食并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菠萝促使体内组胺释放引发瘙痒红肿,每日食用量建议不超过200克,急性过敏需立即服用依巴斯汀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苯海拉明注射液。
免疫紊乱者接触菠萝蛋白易发生Ⅰ型超敏反应,表现为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需紧急使用肾上腺素笔、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过敏体质者初次食用菠萝应少量测试,食用后出现口唇发麻需立即漱口,儿童应在家长监护下尝试新食物,严重过敏史患者需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