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艾灸可选取关元穴、三阴交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等部位,有助于缓解痛经、调节气血,但需避开经量过多时段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1、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艾灸此穴可温补下焦,改善宫寒引起的经期腹痛。建议使用清艾条悬灸,每次10-15分钟,皮肤潮红为度。
2、三阴交内踝尖上三寸,属脾经要穴,艾灸能调和肝脾肾三经,缓解经期腰酸腹胀。可采用温和灸法,注意避免烫伤。
3、气海穴脐下1.5寸处,艾灸能补益元气,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经期乏力。建议隔姜灸以增强温通效果,经量少时使用更佳。
4、足三里膝盖下三寸,艾灸此穴可健脾和胃,减轻经期胃肠不适。配合雀啄灸法效果更明显,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艾灸前后注意保暖避风,饮用温开水,若出现经量骤增或持续腹痛应立即停止并就医。经期艾灸需根据体质辨证选穴,建议由中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