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初期一般可以自愈,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多能缓解症状。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脱垂无法回纳等情况,则需及时就医。
痔疮初期主要表现为肛门轻微瘙痒、潮湿感或排便后少量出血。此时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饮酒,减少肛门血管充血。多数患者通过上述措施,1-2周内症状可逐渐消退。
当痔核反复脱出、血栓形成或继发感染时,自愈概率显著降低。长期便秘或腹泻会加重静脉丛淤血,导致痔核增大。孕妇因腹压增高更易进展为混合痔。这类情况需采用痔疮栓剂如复方角菜酸酯栓、化痔栓等药物消炎止血,必要时行胶圈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和提肛运动有助于预防复发。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自愈后再次出现便血、肛门坠胀感持续超过3天,建议到肛肠科进行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