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中医治疗、隔离护理等方式治疗。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症状。
1、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粥、藕粉等,适当补充水分。发热期间用温水擦拭身体辅助降温,皮疹瘙痒时避免抓挠,可剪短指甲或戴棉质手套。
2、抗生素治疗青霉素V钾片是首选药物,对链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肠溶片或头孢呋辛酯片。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过早停药可能导致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
3、对症治疗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咽痛严重者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症状。皮肤脱屑期涂抹炉甘石洗剂减轻瘙痒,合并中耳炎时需联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4、中医治疗风热犯肺证可用银翘解毒丸疏风清热,毒炽气营证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局部咽肿可含服六神丸,皮疹明显时以金银花、野菊花煎汤外洗。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发物,配合耳尖放血疗法辅助退热。
5、隔离护理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分泌物及污染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儿童机构发生病例时应检疫至末例发病后21天。恢复期每周复查尿常规2-3次,监测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猩红热患者康复后仍需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继发感染。2-4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尿常规。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皮疹消退后皮肤干燥可涂抹无刺激保湿霜。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养成勤洗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