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核不能直接食用。枇杷核含有微量氰苷类物质,误食可能导致中毒,常见风险包括胃肠不适、头晕呕吐,严重时可引发呼吸困难。
1、毒性物质:枇杷核中的氰苷在人体内会转化为氢氰酸,这种物质会抑制细胞呼吸,导致组织缺氧。轻微中毒表现为恶心腹痛,严重时需立即就医洗胃。
2、物理风险:核体坚硬尖锐,吞咽可能划伤食道或肠道,儿童尤其需防范误吞风险。家长需将枇杷核及时丢弃,避免幼儿接触。
3、加工误区:民间有煮水或泡酒的做法,但高温无法完全分解毒性成分。任何形式的枇杷核制品均不建议食用,药用也须专业炮制。
4、紧急处理:误食后应立即催吐并饮用大量温水,同时携带剩余核体就医。医生可能使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解毒剂进行静脉注射。
食用枇杷时建议彻底去核,儿童应在家长监督下进食。若出现误食情况,须第一时间联系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