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因、口服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治疗、生物制剂、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原刺激、自身免疫异常、感染、物理因素、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因慢性荨麻疹患者需识别并避免接触可能诱发症状的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日常注意记录饮食日记,观察症状与食物、环境变化的关联性。物理性荨麻疹患者应减少冷热刺激、摩擦或压力等诱因。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部分患者对某些药物敏感,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口服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是慢性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这些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皮肤瘙痒、风团等症状。对于常规剂量效果不佳者,医生可能建议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妊娠期或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谨慎选择药物种类。
3、免疫调节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可能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进行治疗。这类药物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适用于对常规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部分患者可能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需严格遵循阶梯减量原则。长期使用需警惕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
4、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可用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通过靶向抑制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发挥作用。该治疗主要适用于血清IgE水平升高且对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治疗初期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注射部位反应或过敏症状。疗效评估通常需要数周时间,患者需保持规律复诊。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多与风邪侵袭、气血不足有关,可采用消风散、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进行调理。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火罐疗法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中药浴使用防风、白鲜皮等药材可缓解皮肤症状。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偏方。配合饮食调理,少食辛辣发物,适量食用薏苡仁、山药等健脾食材。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饮食宜清淡,限制可能致敏的海鲜、坚果等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