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可通过局部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口角炎通常由感染、营养不良、过敏反应、机械刺激、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局部护理保持口角清洁干燥是基础治疗措施。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漱口水。可涂抹凡士林或医用白凡士林软膏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和唾液刺激。纠正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缓解环境干燥。若因义齿不适导致摩擦,需及时调整修复体。
2、外用药物真菌性口角炎可选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克霉唑软膏局部涂抹。细菌感染时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对于顽固性炎症,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控制症状。用药前需明确感染类型,混合感染需联合用药,所有外用药均需避开眼周黏膜。
3、口服药物严重真菌感染可口服氟康唑胶囊或伊曲康唑胶囊。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头孢呋辛酯片。维生素B2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适用于营养缺乏型口角炎。免疫缺陷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转移因子胶囊等免疫调节剂。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可缓解过敏反应。
4、中医治疗脾胃湿热证可用黄连上清丸配合局部涂抹冰硼散。阴虚内热型适宜服用知柏地黄丸,外敷青黛散。针灸选取地仓、合谷等穴位调节气血。中药煎剂湿敷可选用金银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材。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燥热食物,保持规律作息。
5、手术治疗对于长期不愈的肉芽肿性口角炎或瘢痕挛缩影响功能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联合皮瓣修复。颌间距离过短导致的创伤性口角炎需进行咬合重建。所有手术需在急性炎症控制后进行,术后需配合红光理疗促进愈合。极少数癌变倾向病变需扩大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口角炎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铁、锌等营养素,多食用瘦肉、鸡蛋、深色蔬菜等食物。避免过热、辛辣或酸性食物刺激,使用软毛牙刷减少机械损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佩戴义齿者应定期复查调整。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反复发作时,需排查系统性疾病的可能。日常可进行唇部肌肉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冬季外出建议佩戴口罩防风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