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心包穿刺引流、心包切除术、对症支持治疗等。急性心包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转移、尿毒症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包摩擦音等症状。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荷。采取半卧位可缓解呼吸困难,避免剧烈活动及情绪激动。建议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疼痛明显时可尝试调整体位缓解症状,如坐位前倾。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秋水仙碱片能抑制心包炎症进展,减少复发。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适用于顽固性疼痛或自身免疫性心包炎。细菌感染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3、心包穿刺引流对于心包积液量多导致心脏压塞的患者,需紧急行心包穿刺术引流积液。操作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可快速改善血流动力学。引流后需送检积液明确病因,必要时留置引流管持续减压。该操作能有效预防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
4、心包切除术反复发作的缩窄性心包炎或恶性肿瘤所致心包炎,可能需行心包部分切除术。手术通过切除增厚的心包膜解除对心脏束缚,改善舒张功能。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密切监测有无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5、对症支持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缺氧症状,维持血氧饱和度。静脉补液需控制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可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控制心室率。同时需治疗原发病,如控制尿毒症患者的血肌酐水平。
急性心包炎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克以内。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提重物和突然用力。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减少心脏刺激。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包积液变化,若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