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刺激、自身免疫异常、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为主,可适量食用鸡蛋羹、清蒸鱼等易消化食物。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油炸食品。保持皮肤清洁,瘙痒严重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
2、药物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护肝药物。胆汁淤积明显者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合并感染者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3、中医治疗湿热蕴结证可用茵陈蒿汤加减,包含茵陈、栀子等成分。肝郁脾虚证适用逍遥散,含柴胡、白术等药材。中药汤剂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配合针刺肝俞、足三里等穴位辅助退黄。
4、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肝性脑病患者,可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次治疗持续3-5小时,能暂时替代肝脏解毒功能。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出血倾向。
5、肝移植当出现不可逆肝衰竭时需评估移植指征。术前需进行血型配型及影像学评估,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移植后1年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药物浓度。
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家中需备体温计监测发热情况,出现意识改变或呕血需立即急诊。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