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近视眼可能出现短暂干眼、夜间眩光等轻微后遗症,严重并发症如角膜扩张概率极低。后遗症风险与个体差异、术前检查规范性、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
1、干眼症术后早期常见泪液分泌减少,与角膜神经暂时性损伤有关。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缓解,多数3-6个月逐渐恢复。
2、夜间眩光角膜切削区与未切削区交界处光线散射导致,尤其暗环境下明显。术前需严格评估暗瞳大小,术后可选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改善调节功能。
3、角膜混浊角膜基质层异常增生所致,多见于PRK手术。与切削深度、个体愈合反应相关,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氯替泼诺可有效抑制。
4、屈光回退角膜上皮重塑或调节功能代偿导致,高度近视者更易发生。需通过二次增效手术或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术前需排除圆锥角膜等禁忌症。
术后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避免揉眼及游泳,定期复查角膜地形图。适量补充维生素A、D及Omega-3脂肪酸有助于角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