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随访观察、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具体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患者需求决定。
1、随访观察体积较小且无异常出血的宫颈息肉可暂时观察。宫颈息肉多为良性病变,若直径不足10毫米且无接触性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建议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息肉摩擦出血。
2、药物治疗伴有炎症反应的宫颈息肉可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合并宫颈炎时可选用保妇康栓、消糜阴道泡腾片等局部用药,或口服妇科千金片调节内分泌。药物治疗需配合定期复查,若用药后息肉持续增大需调整方案。
3、门诊手术蒂部较细的息肉可采用门诊宫颈息肉摘除术。通过阴道镜定位后,使用止血钳夹除或高频电刀切除,操作时间通常不超过15分钟。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避免盆浴及性生活1个月。
4、宫腔镜手术对于宽基底或深部生长的息肉需行宫腔镜下切除术。该术式能清晰观察息肉根部,完整切除的同时可进行病理检查。术后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并监测有无宫腔粘连风险。
5、中医调理反复发作的宫颈息肉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气滞血瘀型可服用桂枝茯苓丸,湿热下注型适用妇炎康片,同时配合艾灸关元穴等外治法。中药疗程通常需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治疗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创面修复。术后2周内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性运动,定期妇科检查排除复发。若出现发热、大量出血或持续腹痛需及时返院复查。日常注意性生活卫生,控制阴道冲洗频率,有助于降低息肉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