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患者并非都会出现便血症状,便血是否发生主要与息肉大小、位置、表面血管是否破裂等因素有关。
1、息肉大小
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很少引起出血,超过1厘米的息肉因摩擦或缺血坏死更易导致便血。
2、息肉位置
直肠或乙状结肠等低位息肉出血概率较高,血液呈鲜红色;高位结肠息肉出血常表现为暗红色或黑便。
3、表面形态
绒毛状腺瘤等表面脆弱的息肉类型更容易出血,而广基光滑的息肉较少发生出血。
4、继发改变
合并溃疡、感染或癌变的息肉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可能伴随黏液分泌或排便习惯改变。
建议肠息肉患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粪便颜色变化,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