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后遗症,包括血栓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心律失常、溶血性贫血、抗凝相关出血、瓣膜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心理障碍和术后疼痛等。这些后遗症与手术操作、人工瓣膜特性、患者个体差异及术后管理密切相关。
血栓形成是机械瓣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需长期抗凝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发生在生物瓣或机械瓣,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等。瓣周漏多因缝合不牢固导致,轻度可观察,重度需再次手术。心律失常以房颤多见,可能需药物或电复律治疗。溶血性贫血常见于机械瓣,严重时需输血或再次手术。抗凝治疗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瓣膜功能障碍包括卡瓣、衰败等,生物瓣衰败率随时间增加。心功能不全与术前心功能状态相关,部分患者需强心利尿治疗。术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需心理干预。手术切口疼痛多数在1-3个月内缓解,顽固性疼痛需排查其他原因。
术后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凝血功能,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出现发热、气短、晕厥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