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直肠黏膜炎症反应,常见于宫颈癌、前列腺癌等盆腔肿瘤放疗后患者。典型症状包括里急后重、黏液血便、腹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或瘘管形成。
1. 病因机制电离辐射直接损伤直肠黏膜细胞DNA,导致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局部缺血和慢性炎症反应。
2. 临床表现急性期多在放疗后1-2周出现腹泻、肛门疼痛;慢性期表现为便血、肠腔狭窄,症状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3. 诊断方法肠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病理检查排除肿瘤复发,需结合放疗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4. 治疗原则轻症采用蒙脱石散、美沙拉嗪等黏膜保护剂,重症需糖皮质激素灌肠或高压氧治疗,肠梗阻者需外科干预。
患者应保持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随访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