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小板偏高可能由生理性脱水、感染、缺铁性贫血、遗传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
1. 生理性脱水喂养不足或腹泻导致血液浓缩,表现为轻度血小板计数升高。建议家长加强喂养或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复查血常规可恢复正常。
2. 感染因素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可能刺激骨髓造血,血小板可达每微升500-700×10⁹/L。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感染控制后血小板逐渐下降,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等抗感染药物。
3. 缺铁性贫血长期铁摄入不足导致代偿性血小板增多,伴随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建议家长添加强化铁米粉,遵医嘱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
4. 遗传性疾病家族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遗传病可导致血小板持续超过600×10⁹/L,需基因检测确诊。家长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严重时需使用羟基脲片等药物干预。
发现婴儿血小板持续偏高时,家长应记录喂养及体温情况,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出血,及时复查血常规并就诊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