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可能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等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可通过抗病毒治疗、营养心肌、对症支持等方式干预。
1、柯萨奇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是主要病原体,通过粪口或呼吸道传播,损伤心肌细胞。治疗需卧床休息,使用干扰素α抗病毒,辅以辅酶Q10营养心肌。
2、腺病毒感染腺病毒3/7型可经飞沫传播引发心肌炎症,儿童多见。建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配合磷酸肌酸钠改善心肌代谢,重症需心电监护。
3、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可直接侵袭心肌,多发生于流感后1-4周。需早期使用奥司他韦抗病毒,联合维生素C抗氧化,避免剧烈运动。
4、EB病毒EB病毒感染后通过免疫反应间接损伤心肌,常伴发热淋巴结肿大。阿昔洛韦联合甲泼尼龙可控制炎症,辅以曲美他嗪改善心功能。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高盐饮食,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